第一節 表現性學習的基本概念
一、“表現”的含義
表現性學習的概念源於國外的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即以表現為基礎的學習,“Performance”是表現性學習的核心,它可以概括為兩類:“操作、活動”和“個性特點、心理狀況的表達和反映”。國內有學者認為表現性學習中的表現(Performance)意指“作業或操作”,即學習者在實際作業或動手操作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的學習,它僅僅指動手操作,並不包含言語行為或靜聽、靜觀、靜思等活動形式。[1]這裏的“表現”僅僅指“操作、活動”,並不包括“表現”。
我們認為,performance既包括“作業或操作”,也包括“個性特點、心理狀況的表達和反應”。“作業或操作”隻是表現性學習的一種行為方式和途徑,它強調了表現性學習的情境,即“做中學”,通過學生親身體驗、感知來學習。“行為方式、個性特點的表達和反應”是表現性學習的具體方式(即在學習中表現和通過表現進行學習)。這裏的“表現”反映的是“表達、表露、表示、表明、表白等”,其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因此,如果僅僅將“表現”定義為“動手操作”,則將“表現”狹隘化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表現性學習則變成了操作性學習,因此,表現有兩層含義,一是“做或操作”;二是“表現或表達”。它是指表現主體在表現性學習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狀態自然地、自發地、充分地表現、釋放出來。這種“表現”發生在表現性學習的過程中,是表現主體對學習過程的實時、真實、自然表現,它是表現主體心理特征的真實反映,而不是對其他角色的簡單模仿、扮演,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言語類型的表現形式,也可以是非言語類型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