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學習的發展曆程
(一)國外的探索
1.杜威:經驗教育與“做中學”的思想
在杜威看來,經驗不是通過感官被動獲得的一些散亂印象,經驗甚至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杜威認為,經驗是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包含一個主動的因素和一個被動的因素,這兩個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結合著。在主動的方麵,經驗就是嚐試——這個意義,用實驗這個術語來表達就清楚了。在被動的方麵,經驗就是承受結果,我們對事物有所作為,然後它回過來對我們有所影響,這就是一種特殊的結合”。[1]杜威強調,這兩個因素缺一不可,如果隻有主動嚐試,而個體沒有有意識地將其與所產生的結果聯係起來,那麽就構不成經驗,單純的身體活動不是經驗。同理,單純的精神活動也不是經驗,經驗必須是這兩種活動同時發生。
杜威指出,思想不可能以觀念的形式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經驗的過程才是兒童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最主要途徑。因此,杜威十分重視學生的個人經驗,認為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組和改造。杜威始終將經驗看做是人們認識世界、探索自然奧秘的一種具體方法。在杜威看來,傳統的學校教育具有很多弊端,其中之一便是“它把過去已經擬定好的知識和技能的體係作為教材,因而,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把這些知識和技能的體係傳給新的一代”,而傳統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青年一代獲得教材中的有組織的知識體係和完備的技能,以便對未來的責任和生活上的成功做好準備”。[2]杜威認為這樣的教育隻代表了成人的標準,而忽視了兒童自身的特性、需要和能力水平,隻能投合我們大量積累知識的願望,而不能投合我們實踐、動手、創造、生產的衝動和傾向。要解決這一弊端,杜威認為關鍵就在於重視兒童自身的生活和經驗,要求學生從做中學,把“經驗變成首先是做的事情”,[3]從而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主動發現、鞏固和創造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