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說:“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作家肖複興指出:“能夠熱愛讀書並能懂得怎樣讀書,對於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讀書,是人人都要做的事。那麽如何讀,讀什麽,為什麽讀,一直是我們需要搞清楚的問題。
我們閱讀,頭腦就像一個信息加工處理中心,不斷搜索外界輸入的信息,把所儲存的語音知識、詞匯知識、句法知識和語義知識與所輸入的信息不斷地掃描和交換。一方麵,大腦對視覺掃描到的信息從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進行加工,依次將表音法知識、構詞法知識、句法知識和語義學知識進行整合和信息關聯,以達到理解。另一方麵,信息加工由高級階段到低級階段進行,大腦運用已有的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對視覺掃描到的信息立即提出假設。首先經過語義知識進行證實;然後分割,尤其是運用表音法知識、構詞法知識和句法知識進行分析;通過這一係列的分析,對所提出的假設,或加以肯定,或加以否定。而每一階段的知識分析不僅運用更高一級的知識分析,也依賴於低一級的知識分析。
由此可見,閱讀活動中的感知、理解與識記均不同於識字,而是一係列複雜的心智活動。閱讀中所感知的不僅是一個個單詞,而且是一係列連續的字詞、句子、段落所組成的篇章。那麽,如何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構建係統、科學、完善的閱讀基礎呢?
1.默讀:感知文本
默讀是一種不出聲的閱讀方式,屬於快速閱讀的第一階段。默讀一般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細讀,而是直接用眼睛掃視文字,先按成分意群、結構意群和主題意群閱讀,再逐步擴大視幅,有意識地減少停頓和回視的次數,大腦直映,從而過渡到整體識別整句整行,獲得對文字信息的感知,加快視覺識別文字符號的速度。默讀時,我要求學生從對文字的感知變為對內容的理解,把逐字逐句地讀改為逐行逐段地讀,迅速想象、聯想、記憶,提高閱讀理解的效率;同時要求學生做記號,畫段落,標重點,加批注等。默讀完畢,我留出時間,讓學生準備,通過複述大意、概括中心、解釋詞語等方式來檢驗其閱讀的效果。否則,默讀訓練往往就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