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這一概念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是隨著不同曆史形態下教育活動的發生、發展和製度變遷而逐步演進的,其發展曆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形式化教育下的學校
從教育製度變遷的角度看,一般可分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製度化教育和後製度化教育四個階段。陳桂生教授認為:“人類的教育最初是不定型的,當社會經驗積累到非經過專門組織傳遞不可的程度時才使教育形式化,產生最初的教育實體(如學校),而這就是形式化教育。”[1]形式化教育與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嶺之一就是學校的出現。
中國自夏朝以來,就有了庠、序、校和學等教育機關,而古埃及、古印度學校機構的出現比我們還要早。這些名義上的學校在整個教育係統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但卻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因為它們具有定型化、等級性、象征性和相對固定性等特點,已經由一種教育習俗演進為一種正式的教育製度。我國學校最早出現的是官學,其後是私學,分別出現於奴隸社會早期和奴隸社會中期,這種雙雄並舉的局麵存續了近千年時間,而至唐末宋初,一種新的學校形式——書院正式出現了,這樣我國古代的三種學校形式就基本定型化了。這些形式化的學校有各自的分工,也有相互的聯係,在官學層麵上有形式化的學製,如西周的國學和鄉學,唐代的六學二館等。
古代的官學與書院具有了製度化的萌芽,官學有了雛形的學製,也有了專科學校的細化,但總體上來講,其發展的速度、質量與覆蓋麵還是很有限的,這種形式化教育一直延續到清末。實事求是地講,形式化下的學校盡管在日益擴張,但對整個社會和對人類整體教育的影響還不是很大,廣大民眾獲得的更多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口耳相傳、手手相教的非形式化教育。即便是統治階級所舉辦的官學,其內部職能也是不分化的,不同教育實體間並無係統的、有序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