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我開始邁入民辦學校,成為民辦教育改革大潮中的普通一員,在教學第一線不懈地探索語文教學改革之路,探求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之路。歲月如歌,回首一路的艱辛與付出、探索與奮進,湧上心頭的是無限的感慨和收獲的甘甜。我常常進行工作梳理與反思,下麵是我在民辦學校工作的一段心路曆程。
1.北京市力邁學校——我在民辦學校工作的第一站
1996年8月,我慕名應聘到當時規模較大的北京市力邁學校,現在已更名為北京市新英才學校。我先後擔任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研組長,優質教育部主任等職。力邁學校是專家辦學,校長敢峰先生(原名方玄初)是北京景山學校的首任校長,副校長張定東、陳心五等都是教育專家。我跟著專家們進行重構基礎教育的實踐,探索語文教學七項終極目標的實施策略,讓學生從小紮下中華文化根。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實驗使我耳目一新,我真正觸摸教育就應該是從北京力邁學校開始的。毫不誇張地說,北京力邁學校就像是我教育路上的初戀,直到如今,我對那裏依然有深深的思念和依戀之情。這是因為,作為民辦學校,力邁給我提供了一片藍天,提供了創新實踐的舞台,使我可以一直大膽地立於教育改革的潮頭。幾位校長對我的不斷激勵和發自內心的欣賞是我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不竭動力。
在教學上,我是一個不滿足現狀、不斷創新的人。2000年,教育部要求給學生“減負”。“如何解決減負與求效、提質、增能的辯證關係”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反思語文教學用時多、效率低、效果差的現狀,為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我在確保不加重學生負擔、不增加課時的前提下,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要形式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大膽地構想了語文教學從課時分配入手,重構課時結構的方案,將現有的八節語文課分為高效講讀課、高效作文課、閱讀指導課、佳作欣賞課、語文活動課、歸納整理課六種課型。這種教學模式明確規定了每個時間段的要求,讓學生把握寶貴的時間資源,實現了語文教學的高效率。六種課型之間緊密聯係、相互拉動、立體交叉,構築了語文學習的多重網絡,培養了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親身感悟和自己探索來真正提高語文素養,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