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走的風景:楊麗娟與幸福教育

三、從教路上學習忙

字體:16+-

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我常常會有一絲遺憾。這種短平快的就業,使我預感到如果不有計劃地繼續學習,必將落後於時代。我不斷地想辦法彌補此生的缺憾,時時告誡自己要工作不息、學習不止。

“小師範”還沒畢業,我就報讀了教育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邊工作邊學習。當我的同學想起要再進修的時候,我已經修完了大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

自從當了老師,我就有一個信念:人不可以沒有追求;做一名智慧的、幸福的教師,而不是做一個教書匠。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提高自己,豐富自己,鍛煉自己。我始終堅信: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學生,隻有創新的教師才有創新的學生,隻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向學生傳遞幸福。剛進入教育行業的那幾年,為了盡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我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汲取教育、科技、人文等多方麵的知識營養。《孔子》《菜根譚》《小窗幽記》,我常常愛不釋手。**、案頭、地上雜亂無章擺的全是書。

平時學校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我一下班就全方位、高效率地獲取信息,常常走在路上聽收音機的“八方文萃”欄目,回到家看電視節目“科技博覽”,手裏還拿著《體育遊戲》翻看,力爭使自己利用有限的時間資源產出最大效率,盡可能多地擴大每天的信息量。圖書館是我常去的地方,往往去一次就要翻閱十幾種報紙、雜誌;網上漫遊也是既有“遊擊區”,也有“根據地”,盡可能使自己的信息嶄新、廣博。我用毛筆抄錄古詩、古文掛在房間,並強迫自己每天背誦15分鍾詩文,每天在水泥地板上練習寫毛筆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生怕一天不學習,就被甩下時代的快車。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的黑板字寫得很不好看,特別是楷書,簡直是不忍目睹。在北京工作期間,我認識了書法家黃大釗先生,他是學校聘請的書法老師,他發明的“字形法”對練字很有幫助。黃先生說他的字是在當鍋爐工時練成的,這對我是很大的激勵。於是我跟他學習書法,就像小學生一樣從頭學起,“一筆一畫寫好字,一言一行做真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寫“鳥”字。他說:“字要寫得像人一樣有精神,有神韻。你看,鳥頭要小,鳥屁股要撅起來。”我試著一寫,果然不同!有時,老師們說:“楊老師的字寫得很好看,很有風格。”其實他們不知道,我是當了老師後才補上寫字這一課的。現在我依然和學生一起練字,每天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