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靈的覺醒:理解教師敘事探究

“愛”的當下超越吳國珍

字體:16+-

體會本章故事中的關鍵時刻,都經曆了共同的教育難點: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而心靈導師的洞見幫我們驚奇地發現,當教師超越小我情緒和思維的局限,全神貫注於當下,讓自己處於毫無恐懼、輕靈、平和、優雅的狀態,這紮根當下定境的“愛”就有了超越的力量,就會自然流向學生,並且容易被學生感受和接收到。

比如,當崔老師認識到,之所以一開始不能貼近學生的真情實感,沒有理解到這攻擊性很強的六歲女孩內心實際承受的巨大恐懼,其中更深層的原因是自己內心恐懼盈的挑戰;當劉老師意識到,是自己內心的擔心恐懼使得不由自主地去回避“問題學生”,而自己靜下來則自然感染到問題學生在改變;當任老師展示一觸即發的衝突被巧妙化解的各種關鍵時刻,詮釋著教師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智忍”、樂得糊塗的寬容、自然散發的適時關愛意外地喚醒了學生的深刻道理……所有這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當下關鍵時刻,都讓人回味無窮。

確實,隻有教師的內心“與當下發生的事情有一個‘不抗拒’的關係……當你的行動是基於內在與當下時刻的和諧一致時,你的行動會被生命本身的智性賦予更多力量”[7]教師才能夠以輕靈警覺平和的心態,即席湧出更多洞悉事實真相的智慧,願意為學生付出的愛心,也會因活躍的生命本質賦予更多感染力量,更可能用“愛”撥亮學生的自性之光,通過愛讓師生更多體驗到存在喜悅。

一 “愛”屬於當下祥和的心靈

楊雪鬆老師靠什麽力量轉化了那難以想象的頑劣學生?確實,正如楊老師自己理解的,是靠“愛”的力量。然而,很多老師會苦惱,學生就是感受不到老師的愛,比如這位學生的前任班主任被折騰得頻頻暈倒在教室,不能夠簡單地說是因為缺乏愛。挨這位學生及其家長罵或打的其他教師也未必僅僅是不想施予愛。更多的可能是內心的恐懼讓愛失色。因此,最值得我們深層探究的問題是,楊老師發揮了自身什麽優勢讓這種愛的力量進入到極端頑劣的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