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我校召開了首屆教育年會,我的導師餘清臣博士、趙福江老師和大興區教委領導及幹訓領導出席了活動。為了進一步開啟我校教師研究之道,年會過後,我們為部分獲獎教師準備了《教學勇氣》一書的禮物,讓他們在寒假中細細揣摩。
開學後,學校進行了初步匯總,有高金華等20位教師提出了近30個問題,在初步梳理後,問題指向三個方麵:有關書中概念性的問題,如“自我認同”“自身完整”與教師教學的關係;“教學勇氣”與教師工作動力的關係;如何獲得“教學勇氣”。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老師們獨立的思考與正在萌發的自信。
2013年3月11日下午,我們請來了與《教學勇氣》一書譯者相交甚篤的中國教育學會郭振有副會長,為全體教師開題為“立誌做中國最好的老師”的讀書懇談會,啟迪教育智慧,統一教育認識,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郭老首先從這本書的核心問題“認識你自己”入手,剖析教師的內心世界是什麽樣的?教師的自我是什麽樣的?他認為像任何真實的人類活動一樣,教師在工作中敞開心靈才是做好工作的源泉。教學不論好壞,都發自內心世界。不了解自我,也就不了解學科和學生。他反複強調這正是閱讀《教學勇氣》這本書的意義。我們見到的多是課堂上沉默憂鬱的學生,他們一定是心中充滿恐懼的。因為學生大都是害怕的,害怕失敗,害怕不懂,害怕暴露自己的無知,害怕在同學麵前顯得愚蠢……教師要看清、體諒他們的恐懼,不要抱怨學生質量差,不要責怪學生,否則就像醫生說不要把有病的病人往我這裏送一樣。不要用責備學生來忽視自己的弱點和無能,對學生的認識決定教育和教學的方法。假定你嫌棄、責怪學生,教學方法就是把知識注入學生被動的軀體,入學時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學生就變成了單純的知識消費者,就會死氣沉沉、麻木遲鈍。為什麽課堂死氣沉沉?因為我們沒有把學生當成活生生的人。教師不要埋怨和責怪學生,而要設身處地理解和同情學生,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