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區(district)的概念與我國各區級(省、市、縣)的概念有所不同,但共同之處都在於,區域層麵的教育行政部門都對學校行使一定的管理權力。國外有關區域領導的研究存在一些爭論,雖然研究的方法和結果不盡相同,但這些研究基本上都認可:區域領導在學校改革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區域學校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的作用。區域領導的目標不是關注一所學校的發展,而是區域內所有學校的整體改進。[28]
在我國的三級管理體製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作為課程領導的角色,主要有四個方麵:(1)確保所屬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政策;(2)組織力量開展相關的專題研究;(3)指導學校建立和健全相關的課程製度;(4)建立和健全校際資源共享的機製。[29]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育行政部門,尤其是教研室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地區課程發展中心”。在新的課程運作係統中,教研室應該成為地區課程發展的中心,承擔著至少三個方麵的領導功能:參與決策(研製符合地方課程發展需要的各種政策與製度)、專業引領(主要是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地方課程的合理開發、校本課程開發的專業指導)、質量監測(運作基於課程標準的質量監測、實施基於數據分析的報告與建議)等角色(見圖7.1)。[30]
圖7.1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在新的課程運作係統中的地位與角色
作為區域行政部門,區域如何能夠成為當地課程發展的中心?一方麵,區域教育行政部門為地方學校提供專業的課程指導與資源支持,促進學校發展;另一方麵,建立區域內優質資源的共享機製,學校之間形成相互合作、學習、改善的氛圍。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開始探索建立“大學—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的協作關係,充分體現了教育行政部門在與中小學合作中的紐帶作用,以幫助和指導學校的發展。如東北師範大學與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教育局的學校改進“大學—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UAS)”的三方協作關係,教育行政部門的作用不可忽視。教育行政部門在其中的作用是:把握本區域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對中小學提出改進的要求,對大學提出專業支持的需求,同時給予大學和中小學以經費和政策支持,成為連接大學和基礎教育學校的紐帶。通過3年的規劃項目,鞍山市鐵東區10所中小學的改進效果初步顯現,區域內學校文化建設也初見成效。[31]又如,北京市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合作共建“石景山區綠色教育發展實驗區”,根據“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將大學的學術資源和區域教育發展的實踐資源相結合,旨在回應綠色社會需要,探索麵向未來發展的教育實驗行動。[32]在這些探索中,區域教育行政部門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