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的垂直組織要加強各個學習階段縱向的銜接。多年來,人們已普遍認識到邏輯組織(logical organization)與心理組織(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之間的區別。[23]做出這種區別旨在明晰學科領域專家對課程要素之間關係的看法,與學習者對這種關係的看法是不同的。毫無疑問,一方麵,在許多情況下,一種邏輯組織——也就是對學科專家有意義的和重要的關係,同時也是一種合適的心理組織——也就是它可能對學習者本身也是有意義的一種編製體係;但在另一方麵,學科領域專家所看到的關係,與對學習者本身具有意義發展之間,有時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曆史學科,從古至今盡管是一個簡便的組織框架,但是需要非常仔細的考察,看看這一原則是否確定提供了一種心理組織,使學習者對這種組織所涉及的要素有更深入、更廣泛的理解。從這個觀點來看,按年代順序組織常常不能令人滿意。
(一)考慮學生的興趣
從學生興趣的角度來看,學習的效果可能不及由今至古的安排。一般來說,學生對於身邊的事物有興趣。有很多學生覺得曆史科沒意思,因為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與現在沒有什麽關係。那麽如果在校本課程中采取由今至古的策略,利用近期的時事或身邊的生活為入手點,帶領學生尋找曆史的起源,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至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有些曆史教師會采取從今至古的策略,從學生身邊的事件入手,帶領學生追溯曆史的源頭,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至教學的效果。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回歸祖國是香港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大事。在這個背景下,教師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次序來讓學生學習香港地區和清代的曆史(見案例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