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校本課程開發

二、有效組織的原則

字體:16+-

依據泰勒原理,課程組織有三個組織的原則,分別是連續性(continuity)、順序性(sequence)和統整性(integration)。[6]除了泰勒之外,其他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課程組織原則。如奧利弗(Oliver)認為課程組織應考慮銜接性(articulation)、均衡性(balance)和連續性三個原則。[7]另外,歐因斯坦與宏金斯(Ornstein & Hunkins)認為課程組織要注意範圍(scope)、統整性、順序性、連續性、銜接性和均衡性六個層麵。本節重點討論連續性、順序性、統整性及均衡性。[8]

(一)連續性

指重要的﹑基本的和必需的學習內容,要讓它繼續和重複地一再出現。可以在一單元或一節課內,也可以在不同單元或不同課堂中出現,甚至可以在不同主題、學科,以及學期和學年中重複出現。如地理學習中,讀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這一技能會在不同的主題、學期與學年中重複出現。體育科中,平衡與手腳協調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麽在投擲、遊泳等項目中要重複學習。

(二)順序性

指課程組織的各種內容所呈現的順序或內容間的次序,它強調處理不同時間內容所呈現的先後原則和關係,主要考慮在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曆史科課程內容以年代順序來組織,以便使學生能看到各種事件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數學科先教一元一次方程,再教一元二次方程,這是由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與學生經驗背景上的考量來決定的。既可以看出順序性與連續性有關,又超越連續性。如果完全隻是在同一個水平上一遍又一遍地重現一個主要的課程要素,便不可能使學生在各方麵得到不斷的發展。順序性的原則在於把每一個後繼經驗建立在前麵經驗的基礎之上,同是又對有關內容作更為深入、廣泛的探討。[9]如初二的語文課程不僅僅是重複初一年級已涉及的閱讀技能,而是要對這些技能進行更廣泛、深入的處理。如提供逐漸複雜的閱讀材料、增加分析的深度等。因此順序性不在於簡單地重複,而在於不斷深化其所學的內容。因此在製定校本課程時,可以參考布魯納(Bruner)提出的螺旋課程的概念(見圖5.1),要考慮到學科邏輯結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螺旋式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