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一)校本課程內容開發的主體性
校本課程內容的確立不同於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沒有現成內容直接可用,學校也不可能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簡單照搬或機械執行。校本課程內容必須以學校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組織相關人員選擇相關課程內容並進行加工,要根據學校發展的願景及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結合學生的需要和經驗水平,有針對性地選取適宜的材料。對相關材料的取舍反映了課程開發者的主觀願望,也體現出課程開發者的價值取向和知識經驗水平。課程內容是為課程目標的達成服務的手段,校本課程內容通常是課程開發者主觀預期的結果在課程開發產品中的體現。當然,這種主觀願望還要與課程內容確立的客觀依據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校情學情調查、需求分析、課程研製等一係列紮實的工作,才能開發出合適的校本課程內容。
(二)校本課程內容設計的適宜性
當我們強調校本課程開發發生在國家/地方課程的轉化與生成過程時,作為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內容,更容易貼近學生的實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也更容易符合本校現實的辦學條件。由於學生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學生的知識經驗及能力水平也存在著差異,校本課程內容的設計就應該在適宜性和“彈性”等方麵下功夫,以使校本課程內容的構成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不僅課程內容豐富,而且課程內容的性質要求靈活,如分為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課程內容、學科課程內容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等;還可以同科目分層次,整體規劃,便於學生自主選擇。例如,北京十一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學生第一”,以“一切為了人的自由發展、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為己任,最大程度地保留學生的學習個性,針對每名學生的個性需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潛能,給學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讓學生全麵健康成長。[8]在此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對高中課程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進行整合,根據每個高中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興趣愛好、升學意向等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分層、分類設計,開發出近300門學科課程供學生選擇,將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門課程,開發為數據庫、移動互聯應用、機器人、影視技術、汽車造型與設計、服裝設計與製作、廚藝等15個模塊,將體育變成田徑、籃球、足球、遊泳、藝術體操等22個模塊等,實現了全校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課程表,取消教學行政班,將教室按學科分類固定,由學生“走班”上課,學校通過對國家、地方課程的校本轉化,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宜的課程,在落實“因材施教”方麵做出了積極的探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