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告訴我們,本質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質的規定性。縱觀研究性學習從提出到實施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來理解研究性學習的本質:
1.從教學的實踐層麵上看,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研究”為手段的創造性學習方式
學習是人類獲取知識、經驗、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也是促使人社會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人們在學習文化知識、培養和發展能力的時候,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研究性學習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在這種方式中,強調“研究”和“創造”的成分。這種方式與傳授——接受的學習方式截然不同。在傳授——接受的學習方式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承受者,教師給學生傳授書上現成的已經被實踐反複證明了的科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知識,學生的目的是學會知識,他不用去懷疑、去探索,一切都有現成的答案。而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它要求學生主動地從自然、從生活、從社會、從教材各個方麵去尋找問題,運用各種已有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它十分強調學習中研究性實踐活動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在主體性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它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行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積極地尋找、獲取各種資料和信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從教學的內容層麵上看,研究性學習是一門以研究性學習的原理和方式為內容的課程
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載體,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活動的方式,它又要依賴於研究性學習課程這個載體。前麵我們已經提到,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中小學開設了專門的以研究性學習為內容的課程,如美國、法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地區。我國也已正式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列入了中小學課程計劃,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這就表明了人們對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