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精神病學家安東尼·斯托爾(Anthony Storr,1989)認為個體的創造性過程與榮格的個體自性化過程有關。創造力與自性化過程都涉及對立麵的整合統一。自性化過程的核心就是榮格(1981b)所說的“超越功能”。總的來說,根據榮格的理論,當麵對即將到來的任務,意識並沒有做好準備時,或者當自我與自性之間並不協調統一時,心靈就會處於失衡狀態。為了保持內心的平衡,這時候潛意識就會產生榮格所說的“補償機製”。而補償產物正好是自我失衡的對立麵。
自我會竭盡全力不顧一切地尋找可以解決當前困境的方法。它會在自我的消極與積極兩極和補償產物之間振**、搖擺不定。直到在意識水平承認了對立麵的存在,自我才會即刻平穩下來。但內心會繼而產生壓力感,並被壓抑進潛意識,在潛意識中就產生了象征。象征是一個全新的心理產物,它可以為陷入困境的內心搭起橋梁,並產生可以解決衝突的新的心理能力。象征部分來自意識(我們認識的部分),部分來自潛意識(它承載著新的心理品質)。它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直到新的心理品質意識化。簡言之,超越功能,或者說象征性過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創造行為,它最終形成了全新的心理能力。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創造力不是強迫出來的,但一定要被允許自由地湧現出來。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有一個比喻:
農民並不能讓種子發芽,讓胚芽生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可以讓種子按自己的潛能生長的環境。(1977,pp.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