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七卷)

陶行知[1]

字體:16+-

陶行知(1891—1946),教育理論家、改革家。他的理論依據杜威和王陽明的思想。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表現為大眾教育和鄉村教育。30年代則為半工半讀和“國難教育”。

陶行知出身於小康之家,1896—1905年在舊式學堂讀書,他智力過人,記憶力極強。1905年可能由於取消了科舉,他進了一所教會學校,主修英語、數學,三年內就修畢四年課程。之後他進了杭州的一所天主教會辦的廣濟醫校。因為他不願受洗入教而被取消了獎學金,他對今後從醫為業又喪失信心,於是離校去蘇州。他和他的兄弟一起讀書,過著貧困的生活,靠典當衣物度日。最後他於1911年進了金陵大學文學係。

陶行知在南京開始從事教育和政治,這兩項是他此後畢生從事的事業。1911年革命前後,他是學生中的活動分子,發起政治辯論會,組織了一係列愛國演說,並主編校內雜誌《金陵光》學報。他雖是文學係學生,但對數學仍有興趣,又發展了對教育和哲學的興趣,經常和朋友們討論中國傳統思想與現代世界的關係。作為這些研究的成果,陶行知為王陽明非正統的儒家學說尤其是“知行合一”說所吸引,他也為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出的教育理論所折服。“順其性之所至,循循而善誘之”,這個訓條成了陶自己的理論基礎。為了表明他同王的密切一致,他還取了“知行”作為自己的名。

1914年,他在三年內完成了四年的課程,畢業時名列前茅,是年夏,他在親戚資助下去美國留學。他原想在市政機關工作,所以進了伊利諾伊大學作研究生,學習政治。他選修了教育行政課,由杜威過去的一個學生授課,正是這個教員使陶行知對杜威提出的哲學和教育體係有了初步了解。這給了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在1915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深入研究“杜威體係的源泉”。他在師範學院一直到1917年夏,潛心研究杜威的實用主義,決定畢生從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