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七卷)

姚渝生

字體:16+-

姚渝生,美國羅林斯學院曆史係副教授,博士。北京大學本科和碩士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羅林斯學院曆史係副教授。在國際重要期刊雜誌上發表有《民族英雄的塑造:陶行知在中國的遺產》、《重新發現教育與社會革命家陶行知》、《借助教育實現民族重建——陶行知對民族認同與鄉村建設的探索》、《當前中國進步主義教育改革——成就與缺陷》等多篇論文,另有譯著多種。

本書選取了姚渝生教授在陶行知誕辰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提交的論文——《鄉村重建和民族重建的模式——陶行知工學團運動(1932—1937)》。作者在文中回溯了美國學者在陶行知研究方麵的主要貢獻,並指出研究的局限。在美國學者那裏,陶行知通常被認為是杜威式的改革家,事實上,陶行知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發展以及種種教育實踐是更加豐富和複雜的,遠遠超過了這樣一個標簽。從思想上來講,姚渝生認為陶行知的思想是兼容並蓄,他自由地從各種完全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思想資源裏來吸收。因此,他的思想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也是矛盾的。從意識形態上看,卻是有一致性的。作者評價陶行知是具有國際眼光的民族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

姚渝生認為,必須看到曉莊以後才能更好地理解杜威和陶行知的關係。本著上述思路和認識,姚渝生在這篇文章中以陶行知的工學團運動為重點,進行了詳細論證的分析,並得出結論: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和實踐在曉莊之後的時代仍然繼續地發展深化。即便由於中國和國外的批評而變得更加激進,陶行知依然是一位具有獨立和創造性的教育改革者。陶行知是五四以來最具影響力、創造力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和實踐對中國新教育運動和民族重建的辯論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