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斐力(Philp A.Kuhn),生於1933年,哈佛大學曆史係教授、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為著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以研究晚清以來的中國社會史、政治史著稱。主要學術專著有:《叫魂:1768年的中國妖術大恐慌》《現代中國的起源》《清代文獻介紹:第一卷:閱讀文獻:鍾人傑叛亂》《故鄉:海外華人曆史的思考》。他還參加過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和《劍橋中華民國史》若幹章節的編撰。
本書選取孔斐力教授在《中國論文》第13卷上發表的一篇題為《陶行知,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專題論文。該論文共有六個部分,分別以“陶行知的問題”“家庭和教育”“回國留學生”“鄉村之路”“對杜威理論的改造”“知識分子與社會”的視角介紹了陶行知其人其說,辨析了陶行知與杜威以及進步主義教育的關係,並提出了曉莊是陶行知事業上的巔峰的論斷。該文所提出的若幹論點後為不少學者所讚同,後繼學者常引用孔斐力在該文中的觀點作進一步發揮。在文中,孔斐力以“陶行知的問題”引發論題的展開。孔斐力認為陶行知和絕大多數杜威式的知識分子是有區別的,陶行知的走向是鄉村重建,他的精力投向了大眾教育。而要想從定性方式來斷定陶行知,孔斐力認為這是很困難的。他提出對陶行知歸類的複雜性和模糊性,因為陶行知始終保持著自己和其教育事業的獨立性。關於陶行知與杜威思想的淵源問題,可以說孔斐力此時已與其師費正清倡導的“西方衝擊——中國反應”論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孔斐力此時還是在費正清的框架裏分析問題,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這是由於當時費的理論還占有主流地位,一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現代化的發展在世界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形成自己模式,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包括費的理論已不能再概括住現實了,柯文等人形成“從中國看中國”之後,才有新的理論出現替代過去理論。這不是孔斐力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是整個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問題。在分析現象的同時,孔斐力更加關注影響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內部因素,他總結了三點經典分析。孔斐力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斷,他認為“曉莊是陶行知事業的頂峰”。這一論斷影響了後繼的陶行知研究者,眾多學者跟隨並認定孔斐力的觀點,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該文觀點獨到,立論充實,許多論點具有開創性價值。統觀全篇,孔斐力對陶行知的探討還是圍繞陶行知與杜威的關係為中心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