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六卷)

基於陶行知上海“工學團”運動的研究[1]03

字體:16+-

[20] 陶行知:《教育普及運動小史》,載《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718頁。

[21] 陶(行知),在1938年的《中國的人民教育運動》當中,緊緊抓住1927年曉莊學校開設以後,作為“人民教育運動”的實踐,其目的是緊緊把握住“盡力補充正規學校之不足,發展本國的教育”;“發展服務於眾多貧苦大眾的教育”進而“發展完全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三卷,第209頁)。並且,在其晚年的1946年回顧自己的實踐當中,闡述這些民主教育和教育普及=識字教育。《生活教育漫憶》《陶行知全集》第三卷,第626頁。這一點值得注意。

另外,近年,世良正浩在其研究當中,考慮應該把陶采取的教育改造與教育普及兩個課題,作為相互排斥的關係來把握。並且,想把陶的生活教育運動,即在20世紀30年代“工學團”運動這一課題,作為“敢於相互補充,擁有危險構造的運動”來思考。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那種執著於“危險的構造”,陶的教育運動在曆史上,可以獲得意義深遠的、高度的評價。

[22] 開始信奉孫中山的革命學說,主張民主共和,組織愛國演說,進行愛國募捐,積極地活動於愛國、社會福利以及學術研究。

[23] 袁世凱(1859—1916年),北洋軍閥首領。河南項城人。他早年投靠淮軍將領吳長慶,曾任駐朝鮮通商大臣,1895年經李鴻章推薦任榮祿部下的新建陸軍督辦,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網羅徐世昌、段祺瑞、曹錕等為黨羽,拚湊起家的政治資本。“百日維新”中,他以曾參加強學會和表示效忠光緒帝,騙取了維新派的信任,被光緒帝破格授予兵部侍郎。戊戌政變前,他滿口答應維新派的請求,同意在天津閱兵時誅榮祿,以武力保護光緒帝。但旋即向榮祿告密,出賣維新派,獲得慈禧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