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1891—1946年)青年時期自費留學美國,師從杜威研習教育學。學成歸國後。投身於中國革命,指導“生活教育”運動。中日戰爭結束後,成為反對蔣介石獨裁的中國民主同盟的活動骨幹。於“解放”前不久突然逝世。在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育學研究及教育行政各領域的現職人員中,受其熏陶者甚多。
筆者先前曾把他的教育論文編譯成《民族解放的教育》一書(1961年2月初版,《世界教育學選集》第15卷,明治圖書出版)。另又以本校1979年度“短期·在外研究”的部分成果為基礎,編寫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一書(1983年4月初版,發行所同前)。
為了使讀者加深對其人物和其教育理論的理解,在《民族解放的教育》第10版(1983年12月)附加了新的解說,這裏將其要點摘錄如下。
——1961年早春初版發行以來,許多讀者想知道60年代以後中國教育界是怎樣評價陶行知教育理論的。借此機會,作一極為簡單的解說。
①20世紀60年代後半葉到“文革”10年期間,“四人幫”及其同夥將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論說成是什麽“階級調和之幻想”,陶行知研究被視為“禁區”。
②1979年7月20日,重慶育才學校慶祝建校40周年。另外又以1981年10月18日陶行知誕辰90周年為契機,對他的業績進行了新的評價與討論。其基調是,他留美歸國後經過20年的教育實踐,是屬於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應批判地繼承的“精神遺產”。
1981年秋,以陶的誕辰紀念為契機,有關陶行知研究論文,以及受其熏陶的後輩所撰寫的回憶文章相繼得以發表。特別令人注目的是詳細的年譜匯編。如華中師範學院陶行知研究小組編寫的《陶行知年譜》,拙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所附的年譜多出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