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日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的中國人民,最憂慮的是再次爆發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內戰,最期待的是實現和平民主(和平民主主義)。集中這種憂慮和期待的“反內戰聯合戰線”率先在臨時首都重慶成立,其核心力量是中國民主同盟民眾聯合行動委員會主任陶行知等人,依靠展開以民眾為主體的和平民主運動,來防止內戰的發生。以1945年12月1日在雲南昆明發生的政府軍製造的屠殺事件(“一二·一”慘案)為契機,他們作為中國第三勢力[2]代表民意,並急速地擴大和發展,敦促政府立即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以下簡稱“政協會議”)。由於以他們為代表的中國民眾的動向以及美國政府等的國際壓力,使蔣介石不得不聲明停止內戰,立即召開政協會議。作為和平民主運動的一環,當時的陶在重慶市內舉辦了“民主主義星期六講座”。12月下旬,一麵論說中國民主化的願望,一麵提出了社會大學運動的構想。聽了他的演講的青年們,協商之後,當天就自發地組成了籌備委員會,並聘請陶行知擔任校長。又因陶的推薦,青年們得以請民眾運動家李公樸擔任副校長,理事長則由馮玉祥將軍擔任。同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創立社會大學的籌備工作。這樣,在半個多月後1946年1月10日,在國內,實現了國共停戰和政協會議的召開。在倫敦,在第一屆聯合國總會召開的那一天,社會大學進行了入學考試,15日舉行了開學典禮。會上,除理事長馮玉祥之外,中國民主同盟的沈鈞儒等人作為來賓致了賀詞,據說包括吳玉章、郭沫若等所代表的國共兩黨在內的各黨派、無黨派的人士大都出席了會議。
這所重慶社會大學,以校長陶行知在抗日戰爭時期開辦的育才學校為基礎,是擁有救國運動的同誌鄧初民、翦伯讚、章乃器等當代一流知識分子的高等教育機關[3]。而且這所大學,是以完全非暴力的中國第三勢力主導的1946年前半期的政治形勢為背景成立的“新生事物”,是他們認識並立誌從事社會變革的珍貴實踐。可是,有關社會大學的研究,在日本隻有因研究陶行知而知名的齋藤秋男先生的初步研究[4]。另外,就中國的研究來說,它忽視了與政協會議及第三勢力相關的政治、社會形勢。所以,本文想依據以陶行知、李公樸為核心的社會大學運動的介紹,對其曆史性、社會性背景,以及理論和實踐上的特色及其意義等,做一番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