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三卷)

中國現代的生活教育思想[1]02

字體:16+-

二、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一個體係相當完備、內容十分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在探討生活教育運動的曆程時,我們已涉及不少生活教育的閃光思想,這裏再從三個角度剖析一下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

1.三大原理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由三大原理組成,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會即學校”;三是“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在肅清社會上關於生活教育的誤解時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18]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含義首先是指有什麽樣的生活就有什麽樣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教育,強調生活本身的教育意義,認為好的教育必須有好的生活。這又帶來了兩個從屬的性質:生活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人的教育就要不斷地適應這種變化;生活是沒有止境的,生活教育也是一種終身教育。“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19]這是“生活即教育”的第一層意思。

我們知道,教育並不等於生活。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有意識地指導生活、改造生活,把人們的生活引向更健康、更合理、更高尚的境界。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生活本身所必需,更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貢獻於教育的原動力。正如他在1936年發表的《生活教育之特質》一文中所說:“我們承認自古以來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個社會裏,有的人是過著前進的生活,有的人是過著落後的生活。我們要用前進的生活來引導落後的生活,要大家一起來過前進的生活,受前進的教育。”[20]因此,“生活即教育”的潛台詞,更意味著通過教育去引導生活、改造生活、創造新生活。事實上,生活教育運動的曆程本身就是這句潛台詞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