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三卷)

中國現代的生活教育思想[1]

字體:16+-

外國評論家認為,在中國現代史上,有兩位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教育家,一位是毛澤東,一位是陶行知。不論這個結論是否正確,這兩位偉人的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有著驚人的毅力和富有魅力的人格,他們都對鄉村問題和大眾教育表現出極火的熱忱,他們都對傳統教育提出了無情的挑戰。在陶行知逝世後,毛澤東的題詞“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很快發表在延安的《解放日報》上,表達了他對陶行知的崇敬與悼念之情。在毛澤東以後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中,我們依稀可辨陶行知的影子,依稀可辨生活教育思想的印記。

一、生活教育運動的曆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其生活教育運動的曆程中醞釀、形成並發展的。雖然人們一般把陶行知領導的生活教育運動劃分為六個時期,即鄉村教育運動(1927—1930年)、普及教育運動(1931—1935年)、國難教育運動(1935—1937年)、戰時教育運動(1937—1939年)、全麵教育運動(1940—1945年)和民主教育運動(1945—1946年),但如果係統探討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我們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平民教育運動,追溯到陶行知早年的經曆。

1.生活教育思想的醞釀期

陶行知生於安徽省歙縣,家境貧寒,自幼無力入學。後得到私塾先生及外祖母的幫助,先後在家鄉和休寧縣就讀。童年的生活不僅使他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也使他認識到傳統教育的負麵;不僅使他目睹了貧苦人民的艱難生活,也使他看清了官宦富人的偽善和對窮人的欺淩。

1914年,陶行知以全校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在題為《共和精義》的畢業論文中,他明確表達了強烈的親民、愛民、救民的思想感情,並把教育作為實現共和理想的重要手段。他寫道:“吾於共和之險象,既已詳言之矣。然戒險防險,思所以避之,則可;因畏險而灰心,則大不可也。避之之道唯何?曰:人民貧,非教育莫與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與智之;黨見,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則偽領袖不期消而消,真領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數之橫暴,亦消於無形。況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止名而明。同心同德,必養成於教育;真義微言,必昌大於教育。”[2]可以說,陶行知此時已充分認識到了教育的社會功能,認識到教育對於培養自由的國民精神和個性的發展所起的作用。這是陶行知作為教育家的人生起點,也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