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三卷)

《人民之子:陶行知》(節選)[1]

字體:16+-

一、家世背景

出身貧寒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浚),字世昌,1893年11月10日出生於安徽省歙縣西鄉黃潭源村的一個貧寒家庭。他有一姊一妹,姊名寶珠,幼殤。妹名美珠,又名文渼。

陶行知的父親名長生,字位朝,號筱山,粗通文墨,為人厚道,原在休寧縣萬安鎮經營亨達官醬園。鴉片戰爭之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和洋貨傾銷,農村的自給自足經濟每況愈下,營業蕭條,家境困難,隻得將醬園出頂給曹氏親戚,回故鄉黃潭源村種田務農,賣柴賣菜。陶行知的母親曹翠仂,除種田務農、操持家務外,還替人縫補漿洗作傭人。

陶母艱苦樸素,治家節儉,家中丈夫、兒子,後來又有孫子的理發,全由她一人包辦,數十年如一日。她這種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的精神,對陶行知一生影響很大。陶行知把母親使過的剃刀視為最可紀念的傳家寶。母親逝世後,他曾作詩一首,“這把刀!曾剃三代頭,細數省下錢,換得兩擔油。”[2]

由於家境貧寒,陶行知自幼便飽經世故滄桑,深知農家疾苦。十一二歲時,他就成為家中的半個勞動力,每天隨祖母一起績麻,跟母親一起種菜,隨父親一起砍柴、賣柴和賣菜。他平日接觸的大多是貧民,一直生活在貧民社會環境中,對勞苦大眾無比摯愛,對有錢有勢者則極為鄙視,自幼便形成了親民、愛民、為民、救民的思想。

當時,歙縣西幹十寺有兩個當家和尚勾結官府,魚肉人民,利用宗教,作威作福,強奸婦女,並以宣揚佛教為名,沿西幹山坡修建18座佛龕,強捐惡索,惹起眾怒。陶行知激於義憤,與同學朱家治等人,把西幹沿河的木雕菩薩全部摔入河裏,為民伸張正義,人心大快。親民、愛民、為民、救民的思想,成為貫穿他一生道路與事業的主線,推動著他奮力開拓“中國性、平民性”的以人民為本位的文化思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