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初,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的創立與成長》中說:“‘生活教育’第一次的發現,是民國七年在南京高等師範演講。”
生活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潮,它在近代中國教育史上既有承先啟後的縱向聯係,又與現代前後左右各種教育流派發生橫向聯係。研究生活教育理論,不能脫開當時教育發展的環境和既有成果,必須找出它借以發展的對立物和參照物,通過比較研究,在一個更大的教育發展環境中,確定生活教育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與作用。我們認為,生活教育直接吸取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成果。同時在與其他各種教育學說的比較、鑒別中確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論原則,並且在總結前人和旁人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提出了一套生活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第一,生活教育直接繼承了五四運動中的新教育運動的成果。五四運動在中國社會是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它直接推動了哲學、文學、史學、教育等領域新思想、新文化的迅猛發展。而在教育界,改造傳統的教育體製、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引進西方的教育理論、學校製度和啟發式教學論,則造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新教育運動。生活教育的創始人陶行知是這場運動的主要發起者之一。他曾總結道: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的文化複興”。“這是一場用新觀點新標準對包括教育方麵的傳統價值觀在內的所有傳統價值觀進行批判的運動。舊傳統被拋棄了,舊權威受到了衝擊,舊信仰的基礎被破壞了”。他在這一時期所寫的有關中國教育改造的論著,為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作了重要準備。
在教育哲學方麵,陶行知比較中外教育原理的差異,批判中國傳統的教育思維方式,提倡用實驗主義方法論取代傳統的因循守舊思維。他說:“全國學者,苟能盡刷其依賴天工、沿襲舊法、儀型外國、率任己意、偶爾嚐試之舊習,一致以試驗為主,則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萬事而萬事新,未始非新國新民之大計也。”在教學方法論方麵,陶行知看到教師隻會捧著書本教書,學生隻會死記硬背,感到必須改革這種教學法。於是他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首倡改革傳統教授法,提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讀,而是教學生學,即要把教與學聯結起來。他在南高師任教期間,還引入了西方教育統計法,改革舊的教學管理方法,試行選科和學分製,鼓勵學生培養自覺自動的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