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佛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走平民教育之路
與“五四”運動的風起雲湧相呼應,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平民教育浪潮也在掀起。早在1915年,陳獨秀就主張,“今日之教育”要“以人民為主義,以執政為公仆”,使“引車賣漿之徒,甕牖繩樞之子”,都能夠進學校讀書。新學校應該與舊學校不同,應當為廣泛的社會設立,自大學以至幼稚園,凡屬圖書館、試驗室、博物院都應該開放,使社會上人人都能夠享用。李大釗號召教育要走“庶民”的方向。他們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打破特權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和教育上的特權,使勞動人民不僅能勞動填飽肚皮,而且有現代精神的武裝,知道自己應有的主人地位。當時毛澤東領導的工人夜校、鄧中夏領導的平民教育講演團,是這種以教育促進勞動人民提高覺悟、促進政治運動的代表。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時,對有錢人上學讀書,沒錢人被關在學校大門之外的現象就進行了猛烈抨擊:“依據國家狀況,社會中堅力量,實在是大多數的工人和農民,但他們沒有機會受到教育,覺悟不能提高,知識不能增進。問題實在太嚴重了。”(周世釗《湘江的怒吼》)毛澤東與學校附近的銅元局、黑鉛煉廠、電燈公司的工人以及鐵路公司、人力車夫、蔬菜小販經常接觸,留心觀察訪問,深感他們由於生活窮苦,絕大多數是文盲半文盲,下決心要設法改變他們的處境。1917年,他倡導創辦了一所工人夜學,用親切、通俗的白話文張貼招生廣告,組織一師同學挨家挨戶去勸學。幾天之內,就有120多人來報名。夜校開設了國文、算術、常識等三課程,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係,要求“教以曆代之大事及近年關係最巨之事跡,所以粗養其曆史的觀念及愛國心”,強**學要調動學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