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對教育理論創新提出了重大挑戰。經過多年來的建設發展,我國教育在整體上已經擺脫了極其短缺的狀態。與此同時,以應試教育、擇校熱、上學難、上學貴等為特征的教育弊病十分嚴重,教育品質和社會聲譽與巨大的發展成就形成強烈反差,人民群眾對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的追求十分強烈。今天,特別需要按照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在新的起點上,重新審視和更新我們的教育理論,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育發展觀和教育理想。
但是,關於什麽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我們並沒有明確的答案。許多家長將“有學上,上好學”等同於上重點學校。然而,在教育現代化的坐標上,那些校舍豪華、分數至上、實行嚴格的“應試教育”的重點學校,是不具備“現代性”的,仍處於前現代化的落後狀態。當前應試教育的惡性發展,固然有文化傳統、社會價值觀、勞動力市場、獨生子女政策等教育外部的原因;但筆者認為,教育內部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它主要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實行的趕超戰略和計劃經濟體製背景下,優先培養少數專家的精英主義教育觀和重點學校製度的產物。在長期實行的過程中,它形成了一些可以辨析的基本價值,影響了整個基礎教育的狀態。這些價值主要是:
(1)分數至上、考試至上、智育至上。將學習變成枯燥、刻板、強硬的技術訓練,學習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相割裂,不僅嚴重損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破壞了他們學習的動機、探索的興趣。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的“厭學”情緒都十分嚴重。
(2)通過打造少數名牌、重點學校,在校內又分實驗班、重點班,致力於培養少數尖子,是一種麵向少數人的教育。這種人為製造和拉大學校之間差距的學校製度,加大了學生的階層差距,助長了教育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