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小資產階級性的嗎?
戴白韜同誌認為,“從他三十年來的言行看來,他的教育思想一直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者。”(見本刊三卷六期《對陶行知教育思想認識的初步檢討》)。董純才同誌在《我對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認識》中同樣認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則是小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到底是屬於小資產階級的,還是屬於資產階級的呢?我覺得有研究的必要。
我們且從他的教育活動的經濟依靠(即階級依靠)、教育思想和他最後對民主政治的看法來看看他的思想到底屬於什麽階級的。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毛主席、共產黨繼續領導著人民進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使中國社會走上了新的曆史階段。——共產黨人下鄉了,由城市轉入農村,其目的是在於組織農民起來進行武裝鬥爭,推翻國民黨的反革命統治;革命的小資產階級分子是團聚在共產黨的周圍,是跟共產黨走的。另一部分城市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則一方麵反對共產黨人所領導的武裝鬥爭,他方麵又不滿意國民黨的反革命統治,所以既不走共產黨的路,也不走國民黨的路,而提出要走第三條道路,並在1927年12月成立了第三黨——中華革命黨;他們所走的,正是小資產階級的中間道路。但他們比自由資產階級卻前進得多,他們後來公開與國民黨決裂、對立,反對蔣介石的叛變,以致該黨領袖鄧演達遭到了蔣匪的槍殺。
自由資產階級這時是跟著國民黨走的。自由資產階級的一些知識分子,則正熱衷於什麽平民教育、職業教育、鄉村教育、普及教育等,一些小資產階級的落後的知識分子也跟隨著、附和著。企圖在城市裏辦職業教育或科學教育,在鄉下辦鄉村教育來滿足自由資產階級的提倡國貨,發展實業的要求。鄉村教育在當時成了自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時髦口號,但他們下鄉和革命者的下鄉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他們下鄉是為了普及教育,想用教育來改造鄉村和整個中國社會;希望在不觸犯反動統治基礎的條件下,來想些“窮辦法”普及鄉村教育,他們走的是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道路。陶先生從事教育活動,從1921年中華教育改進社開始,在經濟上除社員納會費外,就是依靠“特別捐”和“官廳補助費”;1923年成立南京平民教育促進會是得到“江蘇當局的讚助”的(見《教育大辭書》);1927年成立南京市試驗鄉村師範學校,是接受了國民黨政府每月五百元的試驗費和依靠捐款;1931年在上海建立自然科學團等,是依靠了他朋友中的民族資本家的支持;1932年辦山海工學團同樣是如此。1939年辦育才學校是依靠國民黨的賑濟委員會的津貼,和接受過美國援華會的捐款,以及馮玉祥、楊傑等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