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2]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一生中對教育事業最為重大、影響最為深遠的貢獻。它的創造是教育思想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生活教育理論,要求對傳統的舊教育,從指導思想、製度、內容、形式以至教育方法,進行全麵的、係統的、徹底的改造,實現兩個根本的轉變。一是把人當作奴隸來訓練的、勞心與勞力分離的、治人與被治對立的、隻為“小眾”服務的封建實辦教育,根本改變成為大眾服務的人民教育;二是把脫離勞動、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以培養“書呆子”為能事的“死”教育,根本改變為教育與生活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以培養能戰勝自然、改造社會的能人為目標的,創造性的“活教育”,使教育轉到“生活”的軌道上來。對於內涵如此豐富、深刻的生活教育理論,人們過去往往做簡單化的理解,沒有看到它是冶中外學術於一爐、集古今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創造性產物,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低估它的價值,不能認清其重大的曆史進步意義與現實意義。
本文專就生活教育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作一概論,求正於先輩及同誌們。
“生活教育”之名,早在十九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教育家已提出了。在中國,1919 年教育部組織的教育調查會的建議中,也曾被提到過。然而,賦予生活教育以新鮮內容,形成係統理論,並倡導生活教育運動,則是陶行知在二十年代以後的創造。它不是無緣無故地產生,也不是一蹴即就的,而是他與戰友們在長期的教育生涯與革命實踐中智慧的結晶,是有分析地吸取中外教育學說之所長,在中國人民覺醒、開展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中,批判我國傳統教育的過程裏形成的革命的教育理論。它的產生有深刻的時代背景與認識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