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中華本土教育家陶行知》(節選)[1]

字體:16+-

人民喜歡的教育家陶行知

自序

《中華本土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幾十年學習、研究陶行知的一個小結,是對一位受中國老百姓喜歡的教育家的如實寫照。

本書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20世紀的世界形勢多變,中國社會各種勢力犬牙交錯,處在如此複雜的社會背景下,畢生從事教育的陶行知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的回答是,陶行知是中國種、中華民,吸納過東西方多種文化思想,取其所長,為國所用之人,是一位傑出的地道的中華本土教育家,是一位“自尋路走,不要蒙起頭來跟人瞎跑”[2]的那種人。

中華文明作為東方文明的柱石,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文明對話交流愈加頻繁的21世紀,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它肩負的時代責任也與日俱增。文明從來不能離開教育的依托與傳承,燦爛的中華古代文明正是與相應的教育伴隨而生。教育既是治國之根本,也是文明發展的基石與手段,更是人民能真正當家做主人的必要條件。舍教育則一切都是空言。為使中華文明在現代世界發璀璨之光,自應切實加強教育,並對中華民族的本土教育經驗、智慧與教育家有進一步的重視。

我們民族曆史上的當權者中,有閉關自守、夜郎自大者,看不起別國別地,一切都是自家的好,拒人於千裏之外,把自己束縛住,後來吃了大虧,對民族發展不利。進入近現代,也有另一種偏向,認為一切都是外國的好,似乎一學他國就得否定自己的一切。在教育上倒來倒去,唯洋是從,月亮也是外國的圓,對自己越看越醜,處處鄙薄自己,低人一頭。在他們心裏,民族自信心、自主性都沒有了。有些人,因人格、國格、民族自尊心的缺失,貽害他人,也影響了下一代。其實,中國是一個教育大國,一直是重教育的國家,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中國的教育,在世界上,教育理論上並不完全是很落後的,現在引進‘這個教育’、‘那個教育’,外國的教育,其實首先應該好好學學自己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3]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既不輕視別人,輕視外國,也不可鄙薄自己,小看自己的民族。以“拉西洋車”為能事的西學教條主義是行不通的;不尊重西方,看不起國外教育家的創造與新理念的“關門主義”當然也要不得。但是我們學習外國的教育學、教育家的經驗,目的還是“洋為中用”,不是囫圇吞棗,食洋不化,為趕時髦而要西洋鏡,而在於培養自己的科學精神與理論創新能力,以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