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融通與創新: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節選)[1]

字體:16+-

第二節 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特點比較

陶行知(1891—1946)集大眾詩人、人民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於一身。在其半個多世紀的戰鬥生涯中,為追求人民大眾的自由幸福、為尋求中國教育的出路而嘔心瀝血,為謀求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推進人類的和平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陶行知剛剛辭別人世時,人們就對他的光輝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萬世師表”[2](宋慶齡)、“反洋化教育、反傳統教育的旗手”(林伯渠)、“中國新教育——人民教育的奠基人”(錢俊瑞)、“中國近百年來偉大的思想家”(千家駒)、“新中國思想界的聖人”(陳家康)、“時代的導師”[3](郭沫若)。他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第一流的教育家”,絕非一般的溢美之詞。陶行知被稱為陶夫子、陶子,是因為他具有先賢那樣的高尚道德和君子人格,在立功、立言、立德三方麵均有大建樹。[4]他繼承發揚了孔子那樣的平民教育精神,脫下西裝革履,穿上布衣草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愛滿天下”的博大情懷踐履了“決心為三億四千萬農民燒‘心香’”的諾言。他大膽開辟,勇於實踐,高舉“和平”、“民主”兩麵旗幟,而且始終站在鬥爭的一線對封建專製主義和陳腐的傳統教育價值、內容和方法進行了不妥協的批判,同時擯棄了源自美國教育模式的都市化和西方化取向,改造了杜威的教育理論,從而創建了“生活教育”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有力地推進了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

日本近代教育家牧口常三郎(1871—1944)和陶行知一樣一生波瀾,以反抗強權、熱愛和平為特征。身為一名教育家和哲學家,牧口常三郎的善良仁慈流芳百世,“得、善、美”為核心的價值觀至今為世人所推崇。為了他鍾愛的教育事業,竭盡所能,把學生的幸福確立為教育的目的,使教育更人性化。他酷愛教育和孩子,對日本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和對西方“食洋不化”所進行的簡單照搬進行了大膽的抨擊。他熱愛自然、人類,牢記“地球市民”的身份,警示人們自然與人類生命一體、共榮共存。他以“價值”為切入口,告訴人們“人生幸福就在於創造價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增進人格的價值,教育就是要教人去創造價值”,通過自己畢生的實踐和曆練,創造性地提出了“創價教育理論”,成為“創價教育之父”。為了實現其教育改革理念,牧口常三郎於1930年創立創價教育學會,[5]後因反抗日本軍國主義而被捕入獄,在獄中雖然多次遭到審訊,但是他始終不背棄自己的信仰,最後在東京拘留所因營養失調而病逝。[6]盡管牧口常三郎在生前沒有引起當時日本政府和社會的足夠重視,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價值存在,相反,隨著世界民主和平步伐的加快,其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人道主義競爭理想等價值觀念為創價學會的繼承人戶田城聖先生和池田大作先生所弘揚,他所開創的事業與時俱進,已成星火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