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之所以凸顯創造的主題,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有感於製錮人的傳統教育和鳥籠式的教育現狀而發。他不僅認為,中國的傳統教育談不上有創造,隻是“讀死書、讀書死、死讀書”,而且認為“現在中國的教育組織,是不能創造的”。[39]因為整個社會流行著兩種偏見:一種是,“學校是學校,社會是社會。他們認為學校是求知的地方,社會是行動的地方;他們說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日本人的炮彈已經飛到他們麵前,還是子曰子曰讀他的書,這種教育是亡了中國還不夠的”。[40]另一種是,“學校社會化”。他們覺得學校是離不開社會,所以想把社會的一切,都請到學校裏來。他們的主觀願望雖好,但現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所做的與社會依舊隔膜。況且學校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包羅萬象。“他們的學校好像大的鳥籠,把鳥兒捉到籠裏來養,又好像一隻大缸,把魚兒捉到缸裏來養。結果鳥兒過不來鳥籠的生活,死了;魚兒過不來魚缸的生活,死了。所以這種似是而非的教育是不自然的、虛偽的和無力量的,也不是創造的教育。”[41]創造的教育應該是“以社會為學校”、“學校和社會打成一片”,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彼此之間,很難識別。他主張把學校的圍牆[42]拆去,讓它與社會溝通。隻有這樣,才能把感情、態度從以前傳統教育中擺脫出來,才能讓教育富有創造性。陶行知認為,之所以傳統教育缺乏創造性,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萎靡不振,習於因循。由於因循,所以“趑趄其行,應前不前”,“除退化無收效,除敷衍無方法”。[43]對事,放弛責任;對己,自暴自棄。究因循之因,在於畏、於惰、於自滿和於自私。因為畏勞、畏苦、畏難、畏痛,則“雖知其應進而不敢進,雖知其應行而不敢行”;因為惰,所以有“今日不學,曰有明日;今年不學,曰有明年”[44]之托辭;因為自滿,所以目空一切,心存“凡事舉不足介其意,以為即稍自暇逸,先鞭亦莫我著”之念;因為自私,則所為莫非擴張一己之利益。“有益於我,則求之唯恐不力;利益少殺,則泄遝從之。甚或今日慕其利,明日見利之更大於此者,複移其愛慕之心於故。”[45]他號召人們起來打倒傳統的因循教育,大興創造之風,大樹創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