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鬆(1899—1992年),當代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原名豹,字敦偉,後改字友鬆。1915年考入武昌博文書院。曾兩度留學菲律賓。從事教育文化工作近七十年。回國後執教於廣州市立師範學校 、武昌華中師範學校。先後任上海暨南大學附設高中部師範科訓育主任、廣西教育廳視導員、商務印書館及浙江省立西湖圖書館西文部主任。1929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1935年回國,曆任上海大夏大學、廈門大學、廣州勷勤大學、貴州惠水鄉政學院、西南聯大、北京大學等校教育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係副主任,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全國高等教育管理學會顧問。是我國電影教育理論開拓者,並率先把蘇聯教育理論介紹到國內。著有《中國教育財政之改進》《教育財政學原論》《有聲教育電影》《蘇聯的教育》《凱洛夫教育學》《杜威教育哲學》《當代西方教育哲學》《教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等。著譯約370萬字(翻譯資料數百萬字未計)。其博士論文《中國教育財政之改進》被譽為我國教育財政學的第一部專書,開拓了新領域,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稱他為“東亞一流學者”。
本書收錄的《陶行知的教育遺產是新中國教育學的源泉之一》一文,是作者1956年10月16日發表在上海《文匯報》上的文章,是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對當時教育界的一種錯誤潮流的糾正。該文在當時的教育界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成果。該文全麵分析了陶行知教育學說的產生、發展,批判了一些錯誤傾向,提出了“陶先生的思想和實踐都對我們建設新中國自己的教育學有寶貴的貢獻”的重要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