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親子溝通與兒童學業成就

四、用模型描述親子溝通現狀:正式施測

字體:16+-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石家莊市某小學203名五年級兒童、168名六年級兒童為被試,共371人。被試平均年齡為10.89歲(SD=0.75),其中男生180名,女生191名。這些兒童都與其父母一起生活,家庭結構完整。

2.工具

(1)親子溝通量表:本研究根據親子溝通的三層次模型編製的工具——親子溝通量表,經過預測、修訂後包括三個分量表,分別測量溝通主體的溝通能力、親子溝通質量和溝通係統特征詳見附錄一。

(2)溝通能力量表:Olson(2003)編製的溝通能力量表,該量表包括6個項目,分別測量被試傾聽的技巧、說話的技巧、自我表白程度、說話的清晰性、話題集中程度和對他人的尊重的溝通能力和傾向,作為本研究被試溝通能力分量表的效標。其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2。

3.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6.0和LISREL 8.53兩種軟件分析各分量表的構想效度以及信度,並描述親子溝通基本狀況。構想效度的檢驗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而且在此之前,首先,使用多樣本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了不同年級、不同性別被試在所構想的模型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統計結果表明,任何一個分量表的構想模型都不存在年級和性別差異。因此,在其後檢驗構想效度的結構方程建模中,將所有年級和不同性別被試當作一個整體進行分析。

(二)發現現狀

1.親子溝通能力分量表信效度分析及現狀描述

在溝通能力分量表中,從表達和傾聽兩個方麵考察個體的溝通能力,並進而將這兩種能力分解為五種特性。圖3-2為溝通能力分量表的概念結構圖。

圖3-2 溝通能力分量表概論圖

兒童以該量表分別評價了自己、父親和母親各自的溝通能力。因此,研究采用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分別考察評價對象為兒童、父親、母親時,溝通能力分量表的構想效度。模型和數據擬合較好,具體擬合指標的得分見表3-4。其中,χ2/df均小於3,近似均方根誤差(RMSEA)都小於0.08,標準擬合指數NFI和NNFI、相對擬合指數CFI、遞增擬合指數IFI、擬合優度指數GFI基本都大於0.90;隻有兒童溝通能力的NFI值、調整後的擬合優度指數AGFI及母親溝通能力的AGFI數值小於但接近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