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起始年級班主任帶班策略

巧用美文喚醒孩子的生命主體意識——初一年級教育實踐心得三則

字體:16+-

袁聰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我從教22年,“引領學生成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的教育目標,日益引發我對教育本質意義的終極思考。為什麽孩子們總是把自己的學習當作老師和家長合夥強加在頭上的任務?為什麽孩子們總是把本來充滿樂趣促進成長的學習視為令人痛苦而又無法逃避的負擔?為什麽孩子們總是把對於個體生命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都很重要的規則與品德拋諸腦後?我經過長期深入地分析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孩子們因為懵懂無知、自以為是而心浮氣躁、主次顛倒,平時麵對自己的本分卻自認為是旁觀者甚至是受難者。因此,我的新初一班級建設就從“喚醒孩子的生命主體意識”開始。

首先,我對初中學生的一般特征進行了分析:天真活潑,好奇心、求知欲、可塑性強;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任性固執,以自我為中心;成長環境不同,在性格、能力、素質等方麵個體差異大;處於青春期,易受同伴言行和環境的負麵影響;沉浸在關愛之中,卻麻木、脆弱、冷漠。

其次,我對所帶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分析:這個班級學業基礎、行為習慣、能力素養、思想認識參差不齊;多數學生沒有做好進入初中的準備,麵對新同學、新老師、新環境、新要求、新的學習內容和方式都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最初兩周,絕大多數學生都在收斂的狀態下觀望,即使是臨時班委也不會主動站出來開展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有不良習慣的約占男生總數的一半,個別學生陸續頻繁地冒頭,奇聲怪調、無視老師、招惹同學、大聲喧嘩、追跑打鬧、丟三落四、逃避勞動、抄襲作業、檢測作弊,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多數天真、懵懂的孩子在家中和小學裏養成自由散漫、驕縱任性、自作聰明、自欺欺人、自我中心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而且還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