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豔 北京市平穀區東高村鎮第二學區
今年我帶的是新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由於學生年齡小,入學時間短,自我約束能力差,很多孩子對學校生活還很不適應,不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訓練良好的課堂常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下麵就在教學中如何訓練一年級小學生的課堂常規,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嚴格要求,耐心指導
剛入學的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對於小學生活感到既新奇又陌生,他們往往不知道怎麽做,上課了還不知道該幹什麽,怎麽聽講,怎麽動手操作……所有的一切無不需要老師進行及時的引導、耐心的指導和反複訓練。因此對於常規要求,教師要苦口婆心地反複講,耐心細致地做好示範,同時還要反複訓練,嚴格執行。比如課前書本、鉛筆盒、學具袋的擺放,站立的姿勢、舉手發言的要求、讀書寫字的姿勢等。從開學的第一天起,我就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坐、立、舉、答、握筆、讀書寫字姿勢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嚴格地進行訓練,而且經常督促檢查,並開展小組競賽比一比哪組同學做得最好。這樣,通過反複的訓練,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誦讀兒歌,規範行為
開學初,上課鈴聲響後,很多孩子不知道上課,有的嚷,有的叫,有的做自己的事,甚至老師來到教室後,他們還跑到老師身邊說這說那,手舞足蹈。看到這種情形,我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結合課堂需要編了小兒歌:“腳放平,手放好,眼睛向前看。”教給全班同學朗誦,一邊說一邊做動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現在每當鈴聲響後,小幹部就會帶領全班同學邊做邊說。課上有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喊一二三,學生立刻就會誦讀小兒歌,並馬上坐好,注意力也集中了。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們很快就知道上課鈴聲響,就要端正坐好等老師上課,並已經形成了習慣。又如在訓練學生讀書寫字姿勢時,編成小兒歌:“讀書寫字要做到,腳放平,身板直,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手離筆尖一寸。”把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要求編成兒歌,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適時地讓學生誦讀,可以讓他們明白什麽時候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讓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不知不覺中行為就得到了規範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