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班級心理氛圍是師生在班級中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或精神狀態,及其與之有關的學習態度、人際關係等,是學生課堂學習賴以依靠的心理背景。作為學生心理活動與學生的個性特征之間的中介因素,它是通過影響課堂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學習情感體驗以及評價效應,進而製約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在不同的班級心理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學習情感體驗、學習注意力是有很大差異的。
班級心理氛圍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支持性班級心理氛圍,其基本特點是: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情緒輕鬆,心情愉快,人際關係和諧。
第二類為防衛型班級心理氛圍,其基本特點是:學生學習態度消極而被動,情緒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人際關係不融洽。
第三類為對抗型班級心理氛圍,其基本特點是:學生在課堂上各行其是,故意搗亂,氣氛混亂、緊張、對立、敵視,人際關係惡劣。
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營造支持性班級心理氛圍。因為這樣的班級心理氛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正如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於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氣氛,有著重大作用。有了這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揮他們學習可能性的高水平。”
教師應該千方百計防止防衛型、對抗型班級心理氛圍的形成。因為這樣的班級心理氛圍一旦形成,會促使學生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質,如緊張、恐懼、壓抑、甚至抑鬱等。營造支持性班級心理氛圍,需要教師學會情緒管理的方法,並在教學實踐中教會學生學會情緒管理。
良好的情緒管理需要改變習以為常的不合理信念。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了情緒管理ABCDE理論。教師和學生可能有下列不合理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