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堂打磨

寫作之途,想寫就好——以潘新和教授寫作新觀念來看蔣軍晶的寫作課《沙漠探險7日談》

字體:16+-

姚永安

在寫作的一切要件中,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喜歡上寫作。寫作之途,想寫就好。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寫作文?用潘新和教授的話說,要讓學生喜歡上寫作就要依從於他們對於言語生命的指令,順應他們內心潛伏著的言語的欲求。而不是強求他們聽命社會、教育、成人的指令,使他們不得不屈從於他人的意誌寫他們寫不願意寫的東西。蔣老師的《沙漠探險7日談》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學生在近80分鍾的時間裏,始終想說想寫,興趣盎然。當然,很多寫作課也能充分誘導學生的寫作欲望,例如遊戲作文課、實驗作文課等,但蔣老師的課還是有許多創新之處、獨特之處。

首先,是激發興趣的文學選題。

大部分老師的寫作教學注重實用,作文選題以寫經驗寫記憶為主,例如:“一件小事”“我最高興的一天”“我最敬佩的一個人”等等,學生寫這樣的作文隻需提取已有的語言儲備、知識以及體驗。而蔣老師卻讓學生寫超經驗的虛構文本,讓學生根據“探險隊用水統計圖”寫探險小說,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是因為這順應了他們對於超經驗、超現實的幻想性需求。潘新和教授說,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心理機製,往往建築在娛樂和趣味的基礎之上,少年兒童易於以形象的而非理性的,以趣味的而非說教的形式接受或反映客觀世界給予的刺激。蔣老師似乎深諳此道,他的想象作文材料無疑是朝這個方向精心設計的,無論是呈現方式還是內容框架,都增加了娛樂和趣味性,對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他們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想象的浪漫的朦朧的色彩,以至於不由自主地想調集一切生活素材、信息積累去構築一個自己心中的探險世界。

當然,這裏要強調的是,蔣老師隻是提供文學類選題,而沒有提出文學創作要求,前者是回歸孩子言語生命,關懷人的基本審美需求的學生寫作選材拓展,後者是無視學生能力的超“標”(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