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發生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即清朝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1901年9月14日)下令改書院為學堂。從此,在中國曆史上存在上千年的書院,從製度上失去了繼續存在的根基,很快退出了中國曆史舞台。
書院已經成為一種離我們既遠又近的文化遺存。作為製度形態的書院,已經隨傳統社會永遠消逝,離我們越來越遠;作為建築形態的書院,則在東亞世界還有廣泛的存在,不少地方都還能見到一些書院舊址,有的修複了一些書院,甚至試圖複辦某些書院。
在中國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書院與科舉是兩個相當獨特的方麵。書院與科舉互相聯係又互有區別。書院是有形的,科舉是無形的;書院給人的印象多是建築,科舉給人的印象多是製度。書院也有無形的製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舉也有有形的考場,但至今多已灰飛煙滅。書院與科舉在20世紀初都被看成落後守舊的東西而為人們所否定,但書院在當代的形象已趨正麵,而科舉在當代多數人的印象中還是負麵的。
一千多年間,書院與科舉同甘共苦,書院研究大家李才棟先生曾將兩者稱之為“姐妹花”,我認為到後來書院與科舉實際上是一對難兄難弟。書院雖在科舉之後出現,但從宏觀上看,兩者都在隋唐時期誕生,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一同在20世紀初被徹底廢去。在它們共存的上千年時間內,兩者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礎,關係越到後來越密切。
書院之名,始於唐玄宗時的麗正修書院和集賢書院,當時的集賢書院已有教學活動。[2]但真正作為後世書院起源的書院,則始於唐後期興起的私人讀書。中唐以後,有許多準備報考進士科的士子隱居山林,潛心讀書,書院便由習進士業的士人讀書山林之風尚演進而來。過去多數學者都認為書院與科舉的關係是疏離的,或者說書院具有反科舉的傳統,但近年來的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已逐漸改變了這一看法。作為儒家文明的產物,書院是宋明理學的策源地和大本營,理學作為宋以後儒家學說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發展,十分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書院生存的科舉時代,士人反對科舉隻能居於修身齊家的層次,很難達致治國境界,更遑論實現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數書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們本人積極爭取應舉入仕,而且不反對書院學生應舉入仕,主要是勸導學生要學問、舉業並重。正如最著名的書院教育家朱熹所說的:“居今之世,使孔子複生,亦不免應舉。”[3]反對科舉在當時既不合時宜,也不現實。士人如果能夠應舉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後,往往反而可以獲得更好地宣傳自己學說的機會和條件。朱熹、陸九淵、湛若水、王守仁等書院大師都是考上進士之後,才有較好的學術和政治資本建立或修複書院,進行講學布道的。因此,書院治學與應舉入仕有對立的一麵,也有統一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