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發表學術論文是高等學校教師考核和晉升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各類刊物林林總總,五花八門,而高等學校尤其是本科院校最看重的還是核心刊物,包括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估中心研製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刊物,以及北京大學圖書館等研製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中的刊物。在各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多數高校還分出各種級別,如按一類、二類,一級、二級,A類、B類,權威、核心刊物等來區分。雖然各高校對刊物的級別區分有共通之處,然而,不同高校對同屬核心刊物的級別認定存在著許多差異。在高校教師和研究生中,大家經常議論在什麽級別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最有用,在什麽刊物上發表論文不頂用,已成為考察核心刊物學術地位的重要視角,但迄今沒有人對這種現象作過係統梳理和學術探討。本文以教育學刊物級別為例,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對不同高校對刊物的評價與取舍的差異進行分析。
一、主要高校對教育學刊物級別的認定
對刊物進行分級是高等學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學術評價和科研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國刊物種類和數量龐大,各類刊物質量及刊載論文水平參差不齊。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全國共出版各類期刊9867種,僅文化、教育類期刊就有1350種[2]。依據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對刊物的分類標準,教育學學術期刊也有213種[3]。麵對種類繁多、水平不一的刊物,多數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為改進學術評價工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通常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刊物分級的方式,對刊載論文的學術水平進行評價,據此作為本校職稱評審、科研獎勵、學位申請、項目申報等評估的重要依據。
各高校對中文學術刊物級別認定大致有以下兩種做法。一是采用某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國內權威機構遴選的核心期刊作為本校核心期刊目錄,以此評價和考核本校發表論文的學術水平。部分高校采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估中心研製的CSSCI來源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研製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製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等,不再將刊物具體分級。這類高校不多,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4]二是在參照上述各種中文核心期刊體係的基礎上,由本校各學科單位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同屬某一種或幾種核心期刊體係提出並由學校統一定出各種級別,據此,對本校發表論文的學術水平實行分級評價與管理。這種做法因操作簡便且可兼顧不同高校的實際情況,目前得到大多數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的認可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