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高考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發布高考改革方案,準備將英語從150分下調至100分,並逐步向一年兩次社會化考試過渡,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大眾熱議和媒體圍觀。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關於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論述,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決定》明確提出:“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決定》關於教育改革涉及許多方麵,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句話,它將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2]的設想具體化,明確到外語科目。高考科目有許多門,為什麽首先以外語為改革對象?本文擬在回顧恢複高考以來高考英語科目分值變化的基礎上,分析高度重視英語科目的影響,並探討英語考試社會化的問題。
一、高考英語分值的增加與影響
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經曆過跌宕起伏,所占分值並非一成不變。1977年恢複高考當年,規定考語文、數學等四個科目,各科都為100分,除報考外語專業外,不必加試外語。1978年外語列入高考,但考試成績不計入總分,且規定沒有學過外語的可以免試。1979年高考外語考試成績,報考重點院校的,按考試分數的10%計入總分;報考一般院校的,暫不計入總分,錄取時作為參考分。1980年高考,外語分數按30%計入總分,專科學校仍可作為參考分。1981年高考,外語成績本科按50%計入總分,專科學校是否計入總分,由各省、市、自治區確定。1982年高考,外語成績本科按70%計入總分。從1983年高考開始,外語成績本科按100%計入總分,專科學校是否計入總分或作為參考分,仍然由各省、市、自治區確定。[3]可見外語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經曆了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不過,1983年外語本科按100分計入總分的時候,語文、數學成績分別是120分,外語科目的重要性還是略低於語文、數學兩門主科。到198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暫行條例》之後,就沒有外語成績“專科學校是否計入總分或作為參考分由各省、市、自治區確定”這個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