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政治是指以科舉考試為官員主要選拔方式的官僚政治。科舉首先是一種文官考試製度,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官員。科舉製的創立十分有利於官僚政治的發展,王亞南曾指出:“科舉製像從外部為中國官僚社會作了支撐的大杠杆,雖然它同時又當作一種配合物成為中國整個官僚體製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2]李弘祺認為,到宋代,科舉製已成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特征,科舉製是“帝製時代中國最為重要的一項政治及社會製度”;“政治因素對許多著名官僚的宦海生涯及其家庭命運有重要的影響。考試製度基本上因此第一應當看作一種政治製度而過於其他別的製度”。[3]本文結合學術界有關科舉學研究的觀點,梳理唐宋至明清官員中科舉出身的比例變化,論述科舉牢籠天下英才的目的與功用、科舉與古代地緣政治、科舉與吏治和朋黨等問題,並從政治視角考察科舉學。
一、“國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
科舉製具有強大的政治功能,對古代國家治理、維護統治基礎和社會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對中國官僚政治也產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科舉時代,多數中高層官員由進士出身,而科舉牢籠天下英才,不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選拔者尤多報效國家的誌士。
(一)各代官員科舉出身比例
從唐代以後,科舉政治逐漸形成,科舉出身成為各個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徑,中高層官員中大部分是進士出身,曆代名臣多由科目登進。按新、舊《唐書》統計,有傳之官員共有1804名,其中科舉出身者達634名,占官員總數的35.1%,超過了門資、武功、流外或辟署等其他出身入仕途的人數。[4]科舉出身者成為曆代文官之主幹,進士科更是成為各代中高級官員的主要來源。《唐國史補》卷下《敘進士科舉》說:“進士為時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實集其中,由此出者,終身為聞人……賢士得其大者,故位極人臣常十有二三,登顯列者十有六七。”唐後期敬宗至哀帝各朝,進士出身者在宰相中所占比例高達80%以上。[5]唐代進士聲望崇重,“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