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領悟經典的教育闡釋,建立起對教育的個體化認識。
如前所述,哲學對某一主題的探討是與日俱新的,在不同時代對同一問題會有不同的解答。這就意味著,對一個問題的追問,不是如曆史研究一樣隻需要弄清楚一個時間點在某個社會空間裏到底發生了什麽,而是要將以往對於同一問題的主要解答方式作為思考之基礎。所以有“哲學就是哲學史”之說法。在我們對教育進行定義之前,應該回到傳統中對於教育的不同界定。
一、《中庸》論教育:教育即循性修道
《中庸》是中國教育哲學的第一著作。《中庸》是《禮記》中的一篇,其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中庸》在《禮記》中最初並沒有突出的地位,隨著唐宋之際佛教在中國的興盛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乃至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後,和《大學》一起同《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成為宋以後尤其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命題的主要內容。《中庸》被儒家“發掘”出來,事實上是為了應對禪宗在世界及人生意義解釋力方麵的挑戰:《中庸》先是為佛學家所重視,借融合《中庸》擴張勢力,而後又被儒家道學接過來掩去佛學的名頭而擴張儒學的影響。總而言之,《中庸》作為儒家教育著作中的教育哲學著作是有其理由的,一如其涵括的天命心性的哲學味道和中庸致和的思辨取向[12]。
《中庸》認為教育即“循性修道”。《中庸》開篇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13],這是從“教”的前提角度提出了“教”從何而來和“教”的根據。天賦予人的稟賦是“性”,遵循天性而行動稱為“道”,從道入手,修飾品節,這就是教化。這裏可以看出思孟學派的核心思想,子思門人傳及孟子,孟子就發展出了“存心養性”“修身立命”的性善論的教育學說。即人先天具備善端,後天的教育就是要擴充和完善這種善端。《中庸》承接孔子認為道德的最高標準就是能夠做到中庸,即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有分寸,能做到不偏不倚、無過而無不及,教育和學習是達到這一道德水準的手段。做到中庸或中和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條件是“誠心”,即“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14]。以誠心明白事理就是天性,從內在天性出發才能認識外部世界(後來為心學所強調);由明白事理而能誠心,通過外部世界的求索以及接受教育才能做到誠心(後來為理學所強調)。《中庸》還提出了著名的學、問、思、辨、行的“為學次序”。“循性”之“性”為天所命定,後來的理學就將這種“性”發展為“天命之性”即“天理”(相對的是人的渾濁的“氣質之性”),儒學就因由崇信天理而普及成為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