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理解教師“為人師表”的必要性與條件性。
在現實生活中,“為人師表”似乎成為教師的一種應然表現。那麽,教師為何必須“為人師表”?這種“為人師表”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麵?其實,“教師”一詞也經曆了複雜的變化。隨著教師所處的社會環境不斷變遷,教師的權威、地位及其功能也曆經時代盛衰而不斷演變。“先師”“塾師”“業師”“帝師”“祖師”等諸多尊稱也不斷為這些從事知識與技能傳授者、思想與價值引導者冠名。而貫穿其中的便是“為人師表”的共同屬性。從現有文獻來看,“為人師表”一詞最早見於《北齊書》的“列傳第二十三篇·王昕書”中“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一句,其意為在人品學問等方麵作為他人學習的榜樣。這種特殊的稱謂在教育發展史中已經逐漸成為指稱一名教師身份的特殊符號。而解析這種提法就必須要從明確教師的本體功能、內在結構入手,不斷辨別對教師的諸多誤讀,進而在曆史與現實的雙重維度中還原教師“為人師表”的真實價值。
教師(Teacher)
教師具有廣義和狹義兩重含義。廣義的教師泛指傳授知識和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則指受過專門教育和專業訓練,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在學校場域中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麵教育的專業人員。
一、現實化的教師形象:“為人師表”的不同隱喻
“為人師表”的道德崇高凸顯了教師職業的特殊價值,也在一定意義上為教師職業增添了無形壓力。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的無私奉獻與默默付出也在諸多輿論中被不斷地予以演繹、解讀,而這些正表現出新的曆史條件下“為人師表”的不同理解,並形成了諸多具有隱喻性質的教師形象表述,如“蠟燭論”“工程師論”“園丁論”“桶水論”等。正如石中英所說:“隱喻不單單是作為一種語言修辭的手段而出現,而且也是作為一種基本的教育思維方式而存在,是研究者把握研究對象、表達自己觀點的一種基本方式。”[1]因此,借助這些不同的“隱喻”,我們也能透視出教師“為人師表”在現實條件下的不同表現和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