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哲學

第四節 兒童可教的人性假設與教育

字體:16+-

學習目標

分析教育現象背後的人性假設,掌握兒童可教的前提依據,利用哲學理論評價教師展開教學的人性假設的優劣。

一、兒童可教的理論觀點和實踐立場

(一)兒童可教的人性假設

兒童是否可教,這是個哲學問題。一般來說,在學習問題上,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兒童是可教的,隻不過在具體的人性假設上他們的觀點存在不同。

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認為,兒童可教的前提假設是人有可塑性。赫爾巴特是主知主義者,持有的是知識人(觀念人)的假設。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開篇就明確了“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即學生的可塑性。“教育學卻也不能假定可塑性是無止境的,心理學則可防止這種謬誤的發生。兒童的不定型是受其個性所限製的;此外,通過教育使兒童定型,這是受環境條件和時間製約的。成人的定型過程在其內部延續著,而教育者對此是無能為力的。”現代教育學代表人物杜威認為,兒童在操作中學會知識,是個實驗主義者,持有的是經驗人的假設。杜威說:“如果人性是不變的,那麽,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敗了,因為教育的意義本身就在於改變人性已形成的那些質樸的人性思維、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44]“若把這個問題看成實際的而非理論的問題,那麽,我想,正確的答案是:人性的確改變。”[45]教育人類學家也認為:“通過教育來增加個體的力量被認為是人類生活的目標。這些力量包含器官和非器官的差異,並且顯示了所有的生物屬性。這些力量在每個個體間的表現是不相同的,教育需要他們,同時他們也構成了可教育性。”[46]人性不僅可教,如果沒有教育,人性也不完善。德國哲學家卡西爾提出,“人是符號的動物”[47]。“沒有了符號表示,人的生活將像柏拉圖有名的比喻中那些地洞中的囚人的生活一樣。人的生活將限製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實際利益的範圍以內,他將永遠找不到那個從宗教、藝術、哲學、科學各個不同方麵為他開啟的通達‘理想世界’的進口”[48]。因此,隻有通過教育人性才能完滿,人類才能脫離野蠻的蒙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