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學人講演錄.第2卷

二、概念分析的基本類型

字體:16+-

(一)概念的日常用法分析

1.分析價值

概念的日常用法分析是要了解一個概念是如何被人們所廣泛使用的,即把握在日常語言實踐中概念的意義。

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反本質主義者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在他的《哲學研究》這本書中談道: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1]這是一個關於意義論的很著名的命題,而這個命題的提出有它自身的學術背景。維特根斯坦是日常語言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早期觀點和其他的分析哲學家諸如摩爾、羅素等沒有任何區別,他們都致力於概念的澄清。他們對人類思想過程中概念的虛假和空洞都深惡痛絕。他們早期的假設認為,欲解決人類概念使用過程中的模糊和錯誤的問題,就要借助於嚴格的、實證主義的概念分析。早期實證主義的意義理論又稱為“符合論”,該理論認為,一個概念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這個概念背後有一個實在的事物、活動或人類經驗支撐著它;概念是表達人類活動經驗的,所以好的概念是表達得比較準確的概念,而最好的概念就是數學概念,最好的命題就是精確的數學命題。然而維特根斯坦的晚期觀點較之先前又截然不同。他認為在真實的生活世界當中,人們對於概念不是按照精密定義的形式來理解和應用的,真正的概念的意義在於概念的用法——通俗地說,人們怎樣運用一個概念,就如何理解這個概念;概念的意義不在於支持它的事實、活動或人類經驗,而在於它的用法。換句話說,真正支撐生活世界的基石是概念的日常用法及其意義,而非百科全書中著名學者們關於概念的界定。因此,對概念進行日常用法的分析就是要了解一個概念是如何被人們所廣泛使用的,即通過分析一個概念在特定的語境當中是如何被使用的,進而分析人們是如何理解的。對概念意義的了解無須通過定義來進行,隻要理解其在特定語境中的用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