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學基礎

第一節 教育學的產生

字體:16+-

教育學從哪裏來?直接地正麵地給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實屬不易,但我們可以以學科的要求和條件進行反推。作為一門“學科”,或者說一門“學問”,它的產生以及被認可,核心問題有四個:第一,是否有穩定的、獨特的研究對象;第二,是否形成獨具的研究方法;第三,是否凝聚了一支專門的、職業化的研究隊伍;第四,是否形成了一係列概括化的理論體係、話語體係及其對話平台。由此可見,教育學可能是從以下幾個方麵產生的。

一、教育學產生於以教育為職業、穩定的教師隊伍

自從奴隸社會出現了“學校”這一獨立的教育形態後,就有了一批與直接社會生產脫離、專門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教師。早期的學校教育大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初等教育。從事初等教育的教師,以未成年的兒童為教育對象,主要任務是照看兒童、文字識記和傳授計算的知識與技能,社會地位比較低下。這可以從古希臘文中關於“教師”一詞的演化得到佐證。在古希臘文中,“教師”一詞是由“教仆”演化而來,就是奴隸中一部分專門侍候貴族、奴隸主子女上學的人。在羅馬帝國時代,初等學校從教的教師大多是為謀生而被釋放的奴隸,羅馬的自由民不屑擔任這種工作。在中國封建社會,除少數宮廷教師之外,社會上的私塾教師大多是不甚得誌的文人。二是高等教育。與從事初等教育的教師有極大的不同,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通常是著名的哲學家、神學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們多以成人為教育對象,傳授自己的學術思想。如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古希臘的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亞裏士多德(Aristotle)等。總而言之,無論是從事初等教育的教師還是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他們都是以青少年或成年人的發展為目的、以教育作為專事職業的人,有了這樣一支有知識、有素養且穩定的教師隊伍,就有了教育學產生的人才基礎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