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了解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年齡特征,並能夠針對不同年齡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學生的年齡特征,是指青少年兒童在一定年齡階段內所表現出來的生理和心理方麵的典型特征。如生理方麵身高、體重、骨骼、心髒、神經係統、呼吸係統等方麵的特征;心理方麵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誌、個性等方麵的特征。處於童年期的小學生、少年期的中學生和青年期的大學生,其生理、心理發展各不相同,因而對他們的教育也應該是不同的。
名家語錄
保存兒童的天性,並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識把兒童天性武裝起來。
——埃默森
一、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教育
小學階段從6、7歲到11、12歲,這是人生發展的童年期,也是一個人一生發展最關鍵的奠基時期。
(一)小學生的年齡特征
1.小學生的生理特征
小學生在發展速度上表現為相對平穩,身體各方麵發育相對穩定和平衡。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長4~5厘米,體重增加約2~3公斤,體質逐漸增強。大腦發育基本成熟,9歲兒童的腦重為1350克,12歲兒童的腦重為1400克,與成人相差無幾。隨著大腦皮層的發育,小學生腦的興奮和抑製過程逐漸趨於平衡,同時也加強了其心理的穩定性。小學生的骨骼、肌肉、心髒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他們的骨骼富有彈性,易變形而不易骨折。他們的肌肉柔嫩、水分比率高,喜歡蹦跳,但缺乏耐力,易疲勞。他們的心髒容積小,脈搏頻率比成人高,不適於劇烈運動、緊張繁重的勞動。小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增長諧調,身體發育呈均衡性。
小學生神經係統發育較快。高級神經活動即興奮與抑製的機能有了很大增長。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日平均需睡眠11小時,而12歲的小學生每日平均9小時就夠了。可見小學生清醒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但若和青少年或成人相比還差得很遠。所以過分的興奮或過分的抑製都會直接損害他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