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了解七種主要的德育理論。
德育理論經過幾個階段的發展,在對傳統理論批判性反思的基礎上發展到今天,是眾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杜威的經驗主義道德教育理論
杜威從批判傳統道德教育低效開始,認為傳統的道德教育隻是講授一些抽象的“關於道德的觀念”,學生隻是熟記一些道德名詞概念,卻不能理解背後隱藏的含義。因此,杜威主張教師和學生通過探究、商量、討論的過程,達成學生形成道德觀念的結果。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現實情境和兩難問題,激發學生的討論與思考,從而提高學生道德思維和判斷能力的水平。
杜威的經驗主義道德教育理論,主要根源於他作為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主張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在做中學。杜威認為,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兒童的社會化。他的這些主張在德育上同樣體現出來,所以,他提出了社會化的德育方式,力求把學校建設成為一個雛形的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協作精神和有效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使學校生活成為社會生活和兒童生活的結合點。具體來說,杜威的“在做中學”主張道德源於經驗,隻有從經驗中獲得的知識才具有道德意義,實施德育的方式應當是活動式的,而非灌輸式的。
二、威爾遜的道德認知分析理論
約翰·威爾遜是英國著名的教育哲學家和道德教育理論家。威爾遜的道德教育哲學,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道德實際情況提出來的。威爾遜認為,傳統的說教、訓誡道德教育模式將固定的、具體的道德規範和美德觀念灌輸給學生,是道德上的“洗腦或灌輸”。由於威爾遜強調哲學的分析和人類理性在道德、道德教育及其研究中的作用,他的理論又被稱為“道德教育的認知分析理論”或“理性功利主義理論”。他強調,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培養兒童一係列道德能力(道德要素),使其能夠獨立地麵對和解決道德兩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