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明確關於“教育”的中西詞源及教育的本質。
一、中西教育的詞源分析
(一)中文教育的詞源分析
探討漢語中“教育”一詞的詞源,我們先從甲骨文中的“教”和“育”二字說起。
1.“教”和“育”的字源
2.中國古代典籍中關於“教”和“育”的論述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多有關於“教”的論述。但在不同的語境中語義不同。概括起來,主要有下列六種:第一,教育。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第二,教導,指點。例如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第三,告訴。例如《呂氏春秋·貴公》:“此大事也,願仲父之教寡人也。”高誘注:“教猶告也。”第四,教練,訓練。例如《論語·子路》:“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第五,政教,教化。例如《商君書·更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第六,通“效”,相仿。例如《韓非子·難勢》:“堯教於隸屬而民不聽,至於南麵而王天下,令則行,禁則止。”以上六種語義,均是“教”的去聲用法,“教”的另外一種發音是平聲,jiāo,解釋為: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例如《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
與“教”字的意義相關聯,“育”字的含義有四種:第一,生育。例如《易·漸》:“婦孕不育,失其道也。”第二,撫養。例如《詩·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第三,培養,教育。例如漢匡衡《禱高祖孝文孝武廟文》:“思育休烈,以章祖宗之盛功。”第四,生長,成長。例如《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中國古代社會裏,最早把“教”和“育”二字合為一體,連起來使用的人是孟子。他在《孟子·盡心上》中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1]許慎的《說文解字》將“教”和“育”釋義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2]“育,養子使作善也。”[3]“上所施”即在上者如父母兄長或老師等教者的傳授、講解、施教的活動;“下所效”,即在下者如子女、晚輩或學生學習、聽講、模仿、效仿的活動。“養子使作善”即教育子女,使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把“教”和“育”兩個字合起來解釋,則為:在上者以良好的言行供在下者模仿,使在下者也形成善良的品質,這就是教育。教育是個模仿的過程,模仿的結果是成善,故被模仿者要先行成善,以身作則,身先垂範。荀子說:“以善先人者之謂教”,意思是以善來影響別人,這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