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文化構建的人性基礎

第二節 人類本質屬性特點

字體:16+-

(要點)人類生命個體本質上與其他生命個體沒有什麽不同。隻是在於人類生命個體與第二結構係統要素作用後,一是形成了人類特有的曆史經驗關係記憶的關係結構及其豐富的現實經驗關係記憶的物質基礎,使工具使用、語言、思維、創造等成為可能;二是儲存了人類現實經驗關係的記憶,使人類的學習變為現實;三是構建了能動的人類社會關係體係,形成了人類的社會屬性。

前麵討論過生命的本質屬性——生命四原則。因此,人類在具備生命四原則的基礎上,區別於其他生命個體的屬性,或者說,人類生命個體具有的而其他生命個體沒有的屬性特點是什麽呢?按照第一章第四節的討論,隻要清晰構成人類生命個體結構及其物質與第二結構係統要素的關係建構,或者說清晰與其他生命個體結構係統及其第二結構係統要素關係的差異,就能較好地認識我們人類自身。

為把此事說清楚,就要較係統地考察生命個體結構及其物質特點。大家知道,美國生物學家魏泰克對生物界劃分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為研究方便,我們把生命個體按照大類劃分為植物、動物兩類,因此,這裏主要討論植物和動物生命個體的結構與第二結構係統要素關係建構的特點,並以此做比較說明,在比較中認識人類生命個體自身的本質屬性。

植物與動物的結構特點

(觀點)生命係統自身與第二結構係統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獲取生命個體活力及其生長所需要的物質與能量,將生命個體不需要的“廢物”排除生命個體係統外,回歸第二結構係統中。如此循環往複,構成生命與非生命的世界。生命是能動的關係產物。

1.植物的結構特點

植物生命個體在曆史關係的建構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體征特點,由於植物種類眾多,僅以被子植物為例。被子植物的營養器官——根,是植物長期與大地環境因素建立關係態,形成對植物起到固定作用並吸收土壤中物質養料,供給植物體本身結構體係要素生長的需求。但是,植物的根不能長期離開其自身與大地土壤建立的關係態,即植物體器官——根,與植物體第二結構係統要素——大地土壤,由關係態轉化為暫態時,其時間與空間有其閾值。超過此閾值,即植物體器官——根,缺少物質的供給,根的活力減退,生命結束。植物體缺少器官——根物質的供給,活力減弱,直至生命結束。因此,當植物靠外力發生移動時,如果植物無法與土壤建立關係態,或即使建立關係態,但土壤要素發生變化,植物與土壤關係態亦發生變化,根的生命個體亦受到影響。因此,植物的根與其對第二結構係統要素的作用,在範圍上有其局限性,即決定植物體本身與第二結構係統要素數量的局限性。